目前,南方大部冬麥區已度過冬季最冷時期,隨氣溫回升,小麥條銹病在西南和漢水流域冬繁區病情蔓延加快,發病點和發病面積明顯增加。截至2月16日,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重慶、陜西、湖北、山東7?。ㄊ校?0個市(州)86個縣(市、區)見病,發生面積21.05萬畝,周環比增加1個?。ㄊ校?個市16個縣(市、區)、面積增加6.44萬畝(增幅為44.1%),同比減少1個省8個市(州)49個縣(市、區)、面積減少30.82萬畝(減少59.4%)。
一、西南麥區見病點增多、局部病情擴展加快,總體病情重于2021年同期
云南、四川、貴州和重慶4?。ㄊ校?5個市(州)79個縣(市、區)發生20.92萬畝,周環比增加1個?。ㄊ校?個市14個縣(市、區)、面積增加6.44萬畝(增幅為44.5%),同比增加1個縣(市、區)、發生面積增加31.0%。重慶巫山縣2月14日查見一處面積為3畝的發病田塊,發病時間較2021年早4天,發病中心至少有12株病株,病葉平均嚴重度25%,最高嚴重度100%,中心周圍查見零星病葉。云南中、南部10市(州)43個縣(市、區)發生面積13.27萬畝,周環比增加6個縣(市、區)4.25萬畝(增幅為47.1%),發生縣數和面積同比分別增加34.4%和1.4倍。昆明市東川區、玉溪市澄江縣和曲靖市沾益區部分地塊呈擴散流行狀,楚雄、普洱、文山、玉溪、昆明共5市(州)10個縣(市、區)為點片發生,其他大部市縣為零星發生。四川東部盆地和南部11市(州)25個縣(市、區)發生面積5.93萬畝,周環比增加1個市4個縣(市、區)1.98萬畝(增幅為50.1%),發生縣數和面積同比分別減少32.4%和41.8%。涼山州寧南縣和遂寧市射洪市點片發生,其他市縣為零星發生。貴州畢節、遵義和六盤水3市10個縣(市、區)發生面積1.72萬畝,周環比增加3個縣(市、區)0.21萬畝(增幅為13.9%),發生縣數和面積同比分別增加25.0%和5.6倍,畢節市納雍縣點片發生,其他市縣為零星發生。
二、漢水流域和黃淮麥區總體病情輕于2021年同期,陜西近期發現新病點、病情明顯發展
截至2月16日,陜西、湖北、山東3省5市7縣(市、區)見病,見病田塊面積為0.13萬畝,病情明顯輕于2021年,比輕發的2019年多4個市5個縣。陜西寶雞市2月10日以來先后在陳倉區、眉縣和岐山縣見發病田,面積共約6畝。其中,2月10日陳倉區陽平鎮寧王村查到2塊發病田,共有3個發病中心和1片病葉,中心內病葉分別為6片、9片和12片;2月10日和14日先后在眉縣常興鎮馬家村同一塊病田查見發病中心共5個,單個中心有病葉數6—52片,嚴重度5%—50%;2月15日岐山縣鳳鳴鎮吳邵村查到1塊發病田,有1個發病中心、6片病葉。各點發病葉片多為中上部,病菌夏孢子鮮黃,新侵染特征明顯。陜西咸陽市興平縣、漢中市略陽縣、湖北荊州市江陵縣和山東煙臺市蓬萊區前期發病點病情未見擴展,也沒有查見新病點。
三、發展趨勢
據國家氣象中心預報,2月底之前,南方冬麥區多低溫雨雪天氣,進入3月后,中東部麥區氣溫逐漸轉為偏高。預計下階段,西南冬繁區受低溫影響范圍有限,小麥條銹病將持續擴展,逐漸進入流行盛期;漢水流域、江淮和黃淮麥區前期降水偏多、濕度條件好,后期溫度回升,陜西、湖北、河南等地將出現新病點。各地應廣泛開展普查,帶藥偵查,發現一點、控制一片,最大程度控制病情,減輕東部主產麥區春季防控壓力。